1. 返回列表
                  民間借貸大事件!高利貸利率紅線降至15.4%,這些機構很“受傷”
                  2020-08-21

                  “15.4%”刷屏了!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關于修改<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的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大幅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以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 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即以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LPR3.85%的4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較過去的24%和36%大幅下降。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不少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利率都貼近此前的24%保護上限放貸,例如包銀消費金融在支付寶中的“包你貸”利率為23.94%,微信中的“微粒貸”利率為16.42%,不少銀行的信用卡透支取現利息按萬分之五計算,即達到年化18.25%,均遠遠高于剛剛發布的15.4%司法保護利率上限。

                  業內人士認為,盡管民間借貸利率規范的是民間借貸市場,但是包括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銀行信用卡業務等在相關糾紛的司法實踐中,地方法院主要參照適用上述法律條文,因此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的大幅下調,將對不少利率高于15.4%的非銀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銀行信用卡業務產生沖擊。

                  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大下調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的新聞發布會備受關注,新聞發布會的直播軟件和網站一度因為觀看人太多而卡頓。

                  民間借貸是除以貸款為業的金融機構以外的其他民事主體之間訂立的,以資金的出借及本金、利息返還為主要權利義務內容的民事法律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賀小榮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修改主要涉及三方面:

                  一是,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依法確認和保護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

                  這意味著,民間借貸作為借款合同的一種形式,應當堅持自愿原則,即借款人與貸款人之間有權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借貸雙方可以就借款期限、利息計算、逾期利息、合同解除進行自愿協商,并自愿承受相應的法律后果。

                  此外,在與民營企業家和個體工商戶座談時,多數代表建議要嚴格限制高利轉貸行為,即有的企業從銀行貸款后再高利轉貸,特別是少數國有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后轉手從事貸款通道業務,違背了金融服務實體的價值導向。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認真討論后采納了這一意見,決定對原司法解釋第十四條第一項“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合同無效情形,直接修改為《規定》第十四條第一項“套取金融機構貸款轉貸的”,進一步強化了司法助推金融服務實體的鮮明態度。

                  二是,調整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推動民間借貸利率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此部分的修改調整對借貸行業影響最大,爭議也最多。

                  賀小榮介紹,最高人民法院在認真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并征求金融監管部門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經院審判委員會討論后決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 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的“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促進民間借貸利率逐步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

                  以2020 年7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3.85%的4倍計算,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為15.4%,相較于過去的24%和36%有較大幅度的下降。

                  三是認真貫徹落實民法典,促進民間借貸規范平穩健康發展。

                  民間個人借貸利率由借貸雙方協商確定,但雙方協商的利率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同期、同檔次貸款利率(不含浮動)的4 倍。超過上述標準的,應界定為高利借貸行為。

                  在這次司法解釋修改的過程中,最高人民法院認真貫徹落實民法典關于“禁止高利放貸”的原則精神,并對相關條款作出對應調整,當事人約定的逾期利率不得高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當事人主張的逾期利率、違約金、其他費用之和也不得高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即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并主張,但總計超過合同成立時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影響如何?對非銀機構、金融科技沖擊大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的修改,盡管規范的是民間借貸市場,但是對于一些科技實力弱、資金成本高、借款利率較高的消費金融公司、金融科技企業、小額貸款公司而言卻是巨大的沖擊。

                  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解釋,司法解釋關于民間借貸利率上限的規定,不適用于金融機構,但地方法院經常以此來約束金融機構,不同的各級法院立場、裁判不一,給金融機構帶來困擾,希望最高法院就此進行強調,并形成對地方法院的統一指導,減少因執行尺度不一給金融機構帶來困擾。

                  “利率調整對消費金融公司沖擊比較明顯,由于新冠疫情,整體行業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客群受到非常大影響,消費金融產品的定價高于銀行,希望監管部門在調整利率上限的時候可以多方面聽取意見,”某頭部消費金融公司高管對記者表示。

                  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不少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貸款利率都貼近此前的24%保護上限放貸,例如包銀消費金融在支付寶中的“包你貸”利率為23.94%,微信中的“微粒貸”利率為16.42%,不少銀行的信用卡透支取現利息按萬分之五計算,即達到年化18.25%,均遠遠高于剛剛發布的15.4%司法保護利率上限。

                  中國法學會證券法學研究會理事程雪軍博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按照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一方面需要積極肯定該《決定》的重大價值,它貫徹落實《民法典》關于“禁止高利放貸”的原則精神,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推動民間借貸利率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程雪軍表示,另一方面,該《決定》也會帶來較大的沖擊:一是,信貸可得性變難。借款人在市場上得不到足夠的信貸,信貸供給出現緊缺,加劇資金供需緊張關系;二是,信貸違法性加劇。民間借貸從地上轉向地下,地下錢莊、影子銀行可能更為活躍;三是,信貸營利性變小。以消費金融為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目前消費金融行業資金供需緊張,資金成本不斷高企,倘若貸款利率上限下行為LPR*4,會繼續壓縮消費金融機構的盈利,甚至會出現較嚴重的虧損,眾多消費金融機構的經營將難以延續。

                  董希淼認為,借貸利率保護上限下調后,一部分民間借貸資本因為法律風險加大可能會退出,加上在司法加大打擊力度之下,大量民間借貸行為可能轉向地下,民間借貸陽光化暫停,加上實踐中部分法院以民間借貸利率約束金融機構,過低的利率上限將使信用卡等金融業務受到沖擊。

                  一位互聯網民營銀行高管則表示,參考LPR的4倍,利率相當于借唄、花唄目前利率下限,也遠超過銀行信用卡取現利率,這樣的話,頭部平臺的幾千萬用戶借款可能都出現違規行為。

                  他認為,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的下調,可能會在金融領域出現馬太效應,金融機構對優質客群的競爭加劇,非優質客群因為成本較高,需求會由地下錢莊承接,小微企業由于融資渠道少,融資難依舊難以解決。

                  為何大幅下調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大幅下調,將對現有的民間借貸和相關金融科技企業、非銀金融機構借貸行為產生較大影響,最高人民法院下調的原因何在?

                  賀小榮表示,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民間借貸與中小微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引導整體市場利率下行,是當前恢復經濟和保市場主體的重要舉措。

                  二是規范民間借貸活動的客觀需要。借貸雙方是否約定利息、約定多少利息,均應本著自愿原則并通過借款合同來完成。如果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如借貸雙方在借款合同中約定的利息不違反有關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依法應當予以保護。

                  三是確保民間借貸平穩健康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有的民間借貸以金融創新為名規避金融監管、進行制度套利,有的甚至與網絡借貸、資管計劃、場外配資、資產證券化、股權眾籌等金融現象交織在一起,增加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的涉眾性和復雜性。

                  四是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必然要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我國征信體系的不斷完善,全社會的融資成本必然會逐步下降,民間借貸的利率也將伴隨著國家普惠金融的拓展而逐步趨于穩定。

                  五是統一司法裁判標準的現實需求。近幾年每年約有兩百余萬件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涌入人民法院,如何劃定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是人民法院公平公正處理民間借貸案件的前提條件。


                  版權所有?撫州市臨川區民間融資管理服務中心有限公司 備案號:贛ICP備14010244號-1技術支持:江西華邦LOGO黑.png

                  電話:400-9150-998     0794-8300-998   地址:撫州市南門路888號(名仕家園大門東側)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_成年网站免费视频网站_97国产在线视频无毒强制免费_成年大片免费视频一视